壹、故事緣起
台江文化中心建設案自 2004 年在台江文化促進會、地方廟宇的發起催生 下,歷經多次公聽會、規劃討論,定位為社區大學、圖書館、文化中心三合一 的終身學習中心。由在地居民所倡議催生的公共建築,自然應有更多居民參與 對話的角色。值此契機,為了讓三合一的文化中心,能更符合未來的需求, 2013 年起,遂由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人李慧玲規劃,於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 校開設「一起打造台江公共建築」課程,希望以課程培力的方式,引領在地居 民關注在地公共空間的生產過程及參與形式的可能,並轉譯公共建築的專業語 彙為白話知識,同時具有透過課程帶動具有公共倡議能力社群發展的企圖。
台江文化中心作為台灣第一座由下而上,由民間團體爭取興建的文化中心,期 間歷經十餘年的推動歷程。過程從催生、倡議,爭取公部門支持興建,發展出 如何與公部門,進行「公私對話」的參與模式。扮演推手的台南社區大學台江 分校及海尾朝皇宮以「大廟興學」的方式,透過許多活動培養參與地方公共事 務的積極公民及實踐社群。
歷經四年多,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人以促成者及陪伴者的角色,於台江分校 經營「一同打造台江公共建築」學習社群,邀請建築師、公部門、學者、社區 組織工作者等不同領域與相關人士進入課堂,以課程運作協力台江社區關注公 共空間的事務。帶領學員發想公共空間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如何融入台江文化 創新於開放空間的想像,並能從居民集體的空間記憶發展台江獨特的空間模 式。課堂裡,人人都是講師,絕大部分是學員分享自己早年的台江田野聚落生 活景況,大廟、淹水、漁塭、吃水堀、曬魚干......在說故事與聽故事之間,建構 台江社區設計的文化基礎。
所謂的公共建築,假若不能融入公眾對於文化集體認同的元素,「公共性」意 義便無展現的可能。如果能經過有意識的設計,在設計與決策過程放入開放 性,如競圖、公聽或審議作業方式,便是在環境形成過程中滲入了集體期望與 意願,這將有助於更細膩地營造出市民所能認同的城市空間(盧維屏,1996)。因 此本門課程透過社群成員以個人經驗為本的故事述說,相互交織延展出對於台 江生活及成長場域的共同記憶,並投射到台江文化中心興建過程融入在地性想 像。成員逐漸在學習及討論過程發展出共識,凝聚出倡議與參與的熱情,成為公共社群未來發展的基礎。
只是,公共建築的民眾參與只有開放決策過程,了解競圖、公聽或審議作業方式而已嗎?民眾參與的方式若缺乏想像與促成的學習歷程,將仍會停滯在被動參與的角色,而無法更積極的引動參與的思考,並在集體的討論過程中,累積參與公共事務的素養。公民如何參與公共決策,凝聚共識、參與社區規劃、營造生活環境,需有更開創、更激發參與者學習意願的作法。
本文嘗試以台南社區大學打開台江公共建築社群為主體,分析社群投入催生台江文化中心倡議,以及推動公民社群參與地方公共建築的歷程經驗,來回推台南社區大學以學程經理人為觸媒,以課程帶動社群,再投入公共參與的經驗,檢視這個社群發展模式對於台南社大的意義與影響,並說明在民眾參與公共空間的縫隙中,社大培力的參與社群可以著力投入的關鍵。
貳、第一階段/成員的找尋與學習設計:以課程作為社群發展的基礎
在台江文化中心的參與式設計過程中,進行的公民實踐社群的培力以及地方團體發展出與公部門,進行「公私對話」的參與模式,為本文想要梳理探討的核心。
探究在台南市政府喊出「開放政府」、「民眾參與」口號的同時,如何培力公民社群為公共發聲,發展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並爭取文化公民權、文化治理的 願景。藉由台江文化中心的公民社群參與案例,對台灣公共建築制度、建築師 建築理念的實踐設計等進行反省與挑戰,讓使用者實際參與環境設計與規劃, 反思良好的建築計畫書如何形成,民眾、專業者及公部門之間,可以發展出更 適切與更民主的協作模式。
1.社群找尋對象-為「公共」來學習的學員組成
每週五夜晚的海尾代天宮,是社區居民討論家鄉事的地方。從凝聚力、熱血 魂、相放伴、青春行、城市邊陲到淹水......都是居民此起彼落討論的台江意象。
探究在地生活智慧與空間文化的形成關係,這是「一起打造台江公共建築」班級社群在海尾代天宮討論台江公共建築與生活環境的上課片段。一群關心社區的居民,懷著為家鄉蓋一棟傳承世代的公共建築的夢想,來大廟上課,學習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討論,慢慢搓揉出台江公共空間的美好生活願景與樣貌。
上課內容為社區公共事務的「打造台江公共建築」班級,自 2013 年開課, 歷經四年的開課期,成員約莫 20 多人。學員組成為台江在地居民、地方意見 領袖、文化志工或關心公共議題的市民,年齡結構約莫 40-50 多歲之間。
「一起打造公共建築」這門課,開宗立意是為「公共」而開的課程,學習成 員是抱著何種目標而來呢?學員惠雅說:「從報紙得知台江有文化中心的規劃, 感覺很雀躍,但是又看不到它,後來知道社大有針對它開課,覺得應該來關注 它,在關注之餘,還能學到其他建築的知識與視野的開拓,有機會更想要自己 蓋房子, 想把自宅當作公共建築來蓋!」
60 多歲的其清班長表示:「希望利用課程來改造社區,讓大家的生活好一點。」班長先前為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曾經加入台江分校之前開設的「打造社區花園」班,參與班級改造海尾社區空間成為社區公園「吃水堀夢想平 台」的經驗。但那次改造社區公園的案例,最後卻因公有地變賣,遭到損毀破 壞,讓班級成員感到失望與挫敗。但班級集體創作的革命情感已累積成一股力量,開啟學員社區參與的意識,也持續投入公共空間的關注。他聽聞社大開設 公共建築課程, 遂邀集先前班上的夥伴一同參加,成為班級成員重要的基礎。
另一個長期已在台南社大上過建築課的學員美玲則說:「我在想建築班(非 此門公共建築班)是一群同學沈浸在自己的喜好自 high,可不可能是像木工班 或打造社區花園一樣可以是走入社區的,可以去幫助其他人的,可不可能把我 們在建築課上學到美學、觀念帶給社區的人?」
從他們所言,發現多數人是帶著公共意識而來學習的。箇中原因不失為大廟興學這些年,所倡議的公共政策與社區營造動能的累積,已經獲得普遍民眾的認同,他們不只關心,更希望透過學習來改變社區與家鄉。社區民眾有集體的公共意識,是社區營造工作的最大助力,更是這門公共課程最好的基礎。
2.找尋教學者!鼓勵民眾參與的專業者及促成者
除了學習者,課程的運作更需要建築、社區相關的專業者進入課堂協力社 區,但培力公民實踐社群就像是社區營造的工作,是一種「陪伴」,亦也是一種 「承諾」,陪伴意指長期蹲點參與,承諾則是對其責任的承擔,專業者及講師未 必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地方欠缺專業者與人才都是是台灣長期以來社區推展營 造工作的困境,因此,需要發展能連結專業者與社區的合作介面,台南社大以 台江分校作為介面地方脈絡的串聯者與經營角色,而美學與藝術學程就是這個 合作介面的促成者與培力者。
本校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人李慧玲,是以經理人及課程助教的模式擔任促成者,協力規劃課程,邀請不同專家、講師前來課堂分享所長,專家提供專業知識與技術,轉譯建築的專業語言,慧玲則居中成為專業者、講師與學員之間的溝通介面,陪伴社區發展可行的行動方案與學習計劃,並結合台江分校的在地脈絡,搭接公部門與民眾的對話平台。以參與公共議題的學習模式將專家、民眾與公部門連結起來,形成相互啟蒙、協力合作的公民參與學習圈。
課程師資的參與採多元方式,一由慧玲針對台江關注的議題以及觀察社區所需,量身規劃,例如需要瞭解台江公共建築,就邀請建築師及公部門機關人員以客座演講方式,與居民進行交流對話;針對台江長年水患議題邀請研究治水的學者分享荷蘭經驗。二為邀聘可陪伴共同教學的專業講師,協作教學。如邀請台南社大建築講師陳世良進行建築相關知識的教授,以及剛返鄉的吳比娜老師帶入都市計畫、社區實作等議題,形成共同教學群,和學程經理人協同經營這個公民學習社群,豐富教學內涵。
參、第二階段:培力的策略:台江公共建築社群培力
1.策略一:見學取經,刺激想像
在台江文化中心建築設計仍陷入定位未明之時,地方也自我警醒,需要發展民間版智庫與擴及眾人聚焦討論與學習,因此台江分校及海尾大廟策劃一場 「公共建築見學,為家鄉蓋一座學校─第四屆重回村廟論壇」,帶領大廟、社 區、教育、文化各界領袖幹部代表,以及公部門夥伴,走訪嘉義溪口圖書館、 北投圖書館、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縣府等公共空間,其中也偕同業界建築師對 話一座公共建築的規劃思維,與宜蘭縣政府參與公共空間改造運動等部會官員 進行論壇討論。藉由參訪見學、交流、對話與激盪,刺激眾人思考「台江需要一 個什麼樣的文化中心」、「台江文化中心該有何種的內涵」……等問題。
2.策略二:一門為期四年的課程設計
這個公共空間的公民參與,是本校以一門課開始的公共參與嚐試,而且開課 期將有可能隨著文化中心興建期而拉長設計(後來共開了五年半,11 個學期)。
「一起打造台江公共建築」課程內涵分為:(1)探究台江文化中心的設計可能 性(2)學習公共建築的品味,開展建築與環境空間知識(3)催生公共建築的社區參 與模式(4)培養參與地方 空間營造及創造自我環境的行動公民四個面向。
(1)探究台江文化中心的設計可能性:
邀請台南市文化局科長與承辦人員、台江文化中心建築師葉世宗至課堂分享台江文化中心的設計內涵,討論變更設計的主因,進行更密切的討論對話。再由台南社大建築講師陳世良帶領學員解讀台江文化中心的平面配置圖。
為了探究空間細節,大家學習如何看平面圖,模擬空間未來的樣貌所涉及到的使用型態,從文化中心的廣場公園到社大教室、圖書館、展覽空間等,以做為台南社大使用者的經驗,鼓勵發言,貢獻在地經驗的智慧,提出建議。例如:班級中的長者認為廣場中的景觀橋尺度窄小,不易親子或行動不便者走動。而戶外表演廣場有嚴重的西曬問題,不利於民眾逗留觀賞,而提出增設部分有植草坡度的軟鋪面改善原本全部的硬鋪面,更建議因應南台灣炎熱的氣候,應創造更多半戶外有遮蔭的開放交流空間,並表達居民停車需求及常態淹水問題等。
除了提出修改建議,師生也提出未來可藉由社大的學習實踐進行經營管理的 想像,擔負起使用者共同管理的責任。譬如植生牆的照護認養、未來公共藝術 民 眾參與的協力等師生所提的建議,再透由台江分校彙整,提供給文化局及建 築師進行評估規劃,改善空間的使用機能。
學員從空間想像到未來經營規劃,一步步架構文化中心公共治理的討論,討 論「文化中心」是否能定義這棟建築的特性、 討論台江大廟慶典的共食精神, 如何延伸至文化中心的空間中開展出人與人互動分享的場所、討論不同時間點、不同使用族群可能發展的生活劇碼……等空間生活樣態的想像。在討論的過 程,不斷在建構台江文化中心公民治理的參與形式。
(2) 學習公共建築的品味,開展建築與環境空間知識:
以講座形式邀約建築社區各領域的專家於社區及課堂進行演講,如:分享宜 蘭地景改造運動經驗的陳永興建築師、介紹社區營造案例的曾旭正教授、台江 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建築師郭英釗說明設計理念、以及談荷蘭治水經驗的鍾振坤 老師……等,透過不同專家的演說,開展更跨域的公共視野。
除了講座形式,每學期課程也請陳世良老師擔任建築知識的轉譯者,分享國 內外知名的公共建築案例,探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多面向的思考公共建築 的 形成。陳世良老師說:「建築涉及的不只是建築本體而已,而是人與群體的 意志,建築設計者的創作的慾望與內涵,都會影響建築變成什麼樣的原因。因 此,每個人都應該多瞭解建築與人的互動關係。」
學員從公共建築的品味探究中,學習看圖、看建築的能力,在飽覽各地的公共空間時,反思回看之於台江有何種可能。學員惠雅說:「以前只是覺得社區的 某些空間不好,但說不出什麼道理,上課後,看到這些空間,自己開始會有許 多想像,知道可以怎麼做會更好。」這是學習的差異,學習充實人的生活內容 與技能,提升生活美感,也能改善生活環境。
除了室內課外,也安排建築見學參訪,參觀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高雄河岸景觀等,為台江文化中心而努力做功課。參考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藝術圖書館的管理合作模式,發現他們與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建立了一種良善的信任合作機制,公會挹注圖書、辦理講堂、成立建築師免費諮詢管道,不只豐富圖書館藏,也活絡文化中心的相關活動。反思台江文化中心,有演藝廳、圖書館、社區大學教室等多元機能,應發揮民間活力,構思軟硬體連結的創意活動,藉由社大班級的參與式學習型態,擴大學習的活力展現與社會實踐,讓師生協同來做串連與設計,使空間與人更緊密結合,打造屬於台江人的台江文化中心。參觀見學,讓大家對台江文化中心的面貌有更具體的想像與願景。
(3) 催生公共建築的社區參與模式:
劉可強(2011)主張社區設計要以用這個空間的人、要用這環境的人為主, 因為他要跟環境長期發生關係,使用者做為一個有主權的人,要能夠在這個設 計 規劃創造、營造空間的過程裡面,有一個主導性的角色,這個概念就是參與 式的設計。台江文化中心因人民倡議而生,更應從中發展多元的參與模式,讓 人民共同經營發展學習公共事務。
因此,在設計過程的參與模式,就不只是諮詢、公告、 社區代表列席審議以 及參與說明會的方式而已,更應將整個公共建築的形成,視為「地方公共事務 的學習參與機會」,打開傳統建築生產過程的霸權宰制,以「參與式學習」的方 式,建立民眾樂於參與,也能學習理解建築形成的各個環節,降低公民參與的 難度。
學習同時參與公共事務,是社區大學「解放知識與公民社會」的精神實踐,公共建築班藉由學習深入瞭解文化中心的內涵,提供在地建議,除此之外,他們也成為台江文化中心的社區分享者,協力與其他民眾的溝通。
例如:台江文化季及文化中心動土典禮,班級成員都成為台江文化中心的介 紹說明者。班級也參與規劃更多民眾參與文化中心的互動活動,如動土時書寫 的「祈願卡」,研擬未來開館的軟體活動,商議共同經營的方式等,發展更多元 的公私協力治理方案。讓這由下而上的民間協力,形成台灣的新文化與新價值,實現公民社會的理想。
(4) 培養參與地方空間營造及創造自我環境的行動公民:
教與學,最重要是在如何把學到的東西「用」出來,進而回饋社會。班級歷經文化中心的規劃討論歷程,師生們對空間環境的感知與敏銳度日益增強,也開始萌生:空間可以透過眾人之手一起來改變。在班上成員多有公共參與的熱 情助力下,打造公共建築社群也參與海尾社區的空間改造,打造了一處廟口的綠意花園——名為「海尾故事埕」。
在大家以「空間模式語言」觀察法,檢視海尾社區的「負面空間」後,提出 「廟口小花園」、「綠意廚房」與「公眾廁所」等三個改善提案;眾人想為缺少綠意的廟埕,增添心靈休憩的自然空間,並提供聚會交流之所,最後決定由 「廟口 小花園」先著手起造。
大家從空間清潔做起,勘查基地現況與聚落的空間元素,討論廟口花園可讓 孩子與居民們進行什麼樣的活動。日照光影、自然素材、花園藝廊、可食地景、 溜滑梯、古早童玩都是討論話題,甚至是未來可以進行的活動型態,集思廣益的匯聚在眾人的設計圖裡。
過程中,眾人學習向大廟委員簡報提案、向企業募款、尋找教師資源,連結 在的園藝老師、木工學員成為師資群,班上也有泥作師傅世旭提供第一手的實 作經驗,社區改造工班儼然成形。同學們都說:「眾人完成一件事,是很好玩的 事!」邊學邊玩、邊做邊學,瞭解砌磚、覆土、排水、植栽需要的陽光方位……等實作的門道。讓大家享受在集體合作的樂趣中,這也是社區工作的快樂哲學。
花園的施作,成為社區注目的焦點,對面的阿嬤、廟口攤販的孩子,也紛紛加入協力的行列。阿嬤自願幫忙打掃澆花、孩子一同來鋪磚植草、騎車經過的社區人無不停下腳步關注參與。
班上的其清班長說:「在社大學習十多年,一直希望推動社區花園,這次在 眾人的合作下完成故事埕,讓我感動幾乎要流眼淚。」另個學員淑琴則說:「發 現自己喜歡鋪磚的感受,學會如何規劃社區花園、畫設計圖、砌磚、做花盆、 學會一群人如何分工合作,改變社區,開創可能。」原來一群人是可以如此有 行動力與實踐力,一個荒地變花園的行動,讓所有人對生活環境美感提升更有 想像,也對組織社群、空間實作更有信心。
完工後,眾人又忍不住開始構思下一個協力改造的負空間。自立營造得以深 化環境情感,讓人們參與空間建造的過程,可以讓參與者與環境建立更親密的關係,發展出更好的技巧(曾旭正,2015)。藉由身體性的實作與社會實踐的 社區改造經驗,鼓舞了班級師生,就像是由下而上催生的台江文化中心一樣, 鼓舞了所有台江人持續參與改造家園的生活願景。
台江公共建築班級師生在四年多的經營下,已慢慢形成關注台江公共環境的學 習社群,從學習建築知識、品味、到參與文化中心的決策、規劃,歷經公私對話、督促與協力的民主過程,體悟到居民自主發聲、公民參與的力量,在經驗中學習進化,瞭解社區真實生活景況,培養解決社區問題的能力,探究發展公民行動的可能。
關注公共建築,不只是探究台江文化發展與環境空間議題,更需要面對真實自身環境所處的生活景況,一連串的河川與空氣污染、工業區林立、水患、教育等問題,都是相關連的課題。公共建築學習社群的願景就是讓居民自主參與、改造環境,創造好生活,也因此,師生開始參與瞭解安南區的都市計畫、天馬電台影城規劃、台江山海圳綠道等議題,也陸續邀請更多專業者進入課堂交流觀念與技術,在參與文化中心推動的經驗基礎上,持續為地方找出更好生活的社區設計方案,藉由共學實踐,打造具有人情溫度的公共建築。
3.社群支持者:學程經理人的角色
台南社大以「學程」做為課程發展方向(正進行學群及領域的變革中),整合 聯繫相關課程,提供學習者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劃與進程。現行 6 個學程:自然 與環境學程、美學與藝術學程、語言與文化學程、生命與健康學程、社會與生 活學程及資訊與傳播學程,以符合實際教學需求的開課方向,由學程經理人深 耕各學程,累積辦學經驗。
6 個學程加上台江分校 6 大學群,定期召開教學討論會議--各學程並由資深 工作人員負責擔任學程經理及助理,兼顧理論以及由實際教與學現場所發展出 來的教學內涵。學程因不同的學習族群以及教學生態,而有不同的學習進程與 發展,雖各學程有不同的進程及發展內容,卻也重視跨領域課程交流,每學期 進行聯合學程會議,討論跨領域合作與議題深耕事項,包括::
(1)嘗試在各門課程中,融合學術、生活藝能及社團等學習內涵,使學員得以 兼顧理論、生活與公民素養,以培育現代公民。
(2)重視導引學員從個人知識學習,進而能參與社區,因此積極結合公共議題 及社區時事,引導教與學者以行動參與社會發展,做為各學程課程規劃重點。
(3)重視講師及學員共同參與,包括:公共議題、課程經營、教學規劃及成果展現等校務發展。
(4)鼓勵師生自主發展社團或社群,在課程與主題活動的創發中,導入團隊合作、集體討論與決議的素養學習,培力志工及社會人才。
(5)共同發展面向:經營公共社群(培養公民參與公共事務)、關注社會多元族 群(促進社會同理與溝通)、空間經營(改造教學空間)、議題深耕(持續發展 重點議題,累積學習能量)、課程創發(隨著社會脈動,創發教學內容)、延伸學習(以多元的活動,延伸教學內涵)
美學與藝術學程,課程群內含許多手作、藝術賞析的課程,最常被視為藝能類課程,自主性社群的發展,多以興趣性的同好社群為主,也是台南社大課程數及學習人次最多的學程。學程經理人慧玲,以公共建築做為影響社群發展公共性的破口,以打造台江公共建築課程為基底,以催生台江文化中心納入公民參與設計為目標,吸納學程中具有公共參與熱情、手作能力的學員,以及關注台江文化中心的在地學員,透過四年的共同學習,組合成一個具有公民素養及實踐能力的公共社群。
一如上圖所示,學程經理人必須以「持續引動學習」做為基底,扮演課程助教、專家學者與民眾討論轉譯對化的活動設計者、與公部門對話的連接者跟社群的核心經營者、開課招生的教學行政執行者,透過蹲點與跟社群共學的承諾,成為社群信任社大的代表角色,這是本案例發展成功最重要的黏著劑,把社群、公部門、專家學者及社區,緊密的黏合在一起。
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下,學程經理人也因應學程的發展,以及自己本身的學習興趣,而發展出細微的養成差異,以上圖所示的美學藝術學程經理人的自我養成剖析,先成為學生,持續於學習現場體驗及理解教學現場所發生的事情,同理教與學之間知識相互流動的設計與交流方式。然後在教與學的場域間,測試議題導入的可能作法,讓公共參與的社大價值可以融入學員的學習脈絡中,在以行政支持降低師生進行公共參與的起始門檻,以美學與藝術的學習,來詮釋台南社大學程經理人的制度。
肆、小結:
打造台江公共建築的社群成員惠雅說:「美好的生活來自公民的力量和催 生。」無疑說出民眾對政府官僚體制運作的不信任態度,同時也意謂了居民自 主及公民參與的力量能為生活帶來實質的改變,台江文化中心的誕生歷程,便 是公民力量的展現。
這棟公共建築的催生,地方公民團體、社區、專家學者及文化組織,都投注了非常多的關注心力,也都呼籲要重視使用者的需求,但在眾多倡議的聲音中,公民如何參與設計,卻一直欠缺一個持續的、細緻的學習歷程設計,讓公民從個人觀感,進程到集體共識的規劃,這也是社區大學身為社區教育者可以扮演的角色。
因此由一門課程的設計出發,透過不斷因應外在變化、社群內部成員需求及兼顧學習動機維持的課程調整,發展出足以對應政府、建築師等握有政策、專業權力的對象願意尊重及聆聽、甚至配合改變的公民發聲力量,除了學程經理人的熱情與抗壓外,台南社大台江分校長期的台江公民素養活動培力、台南校區各學程內社群的引動、跨學程的學員、教師支援等等,都是支持一個社群具有實踐力量的重要關鍵。
打造台江公共建築社群,在台江文化中心順利落成啟用後,因為課程目標告一段落,社群成員因為個人學習的選擇,分流到建築班社群及其他學程社群持 續學習,目前學程經理人慧玲,也負責本校於舊城區的新據點「埕南 25 號」 老屋的規劃,進行台南歷史城區的保存運動倡議。未來社群將以舊城區的街巷 空間保存為目標,重新啟動公共社群的組織與經營。
而對於台南社大而言,這是在台鹼汙染、三崁店諸羅樹蛙保存、流域見學等環境運動之外,我們啟動的另一個不同領域的公共社群培力經驗,這個經驗讓我們反思一門公共性課程的力量,以及市民對於公共的學習課程,願意繳費支持及投入過程長期的實踐承諾更有信心。在這個信念下,資深學程經理人更能掌握以公共社群為課程開設導向的模式,綠交通社群、綠屋頂工作隊、街區實踐遊戲社群等逐漸看到一種新的學習設計被啟發。更重要的是,這個案例讓我們看見了學程經理人可以發展的辦學能量,也讓不同學程的經理人或助理,對於本身所經營的學程發展,有了可以借鏡的模式,並且影響了台南社大未來對於學程經理人的徵募與培力,有了更明確的做法。
在打開台江公共建築社群的案例中,我們看見,建築我們的公共,也建築了我們發展公民學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