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農業社會時的水網顯見在溪流、引水、排水系統等,相較之下,都市紋理與水網的關係則較為隱微,都市紋理指的是「都市平面的紋路及它的道理」,透過都市紋理認識潛藏的水文化故事,水網又如何出現在都市紋理,並追尋台北、台中、台南都市裡潛藏水網的道路脈絡,運用地圖參照與套疊逐一還原水網的痕跡。
現今的水在都市中,不再是被視為「農業資源」,但也可能以另種身分出現在生活中。以「宮前町砌石大溝」(雙連大溝)的百年農業排水路為例子,透過居民間的討論與意見整合重現風貌,是水文化在當代都市中的象徵性轉變。看見水文化之於生活現場的意義,並透過回憶與學習重新賦予水網在都市的文化意義,建立新的都市社區地方感,而追蹤都市紋理中的水也可以是生活裡的樂趣來源。
水,是人類文明存續至關重要的資源。在傳統農業社會,水對人群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透過溪流本身、引水系統、排水系統,以及地上、地下等不同部分,構築成3D的「水網」。水網在高度發展的文明中,常匯聚成某些信仰或儀式。以臺灣農村來說,常能看到「水頭土地公」這類的小廟出現在灌溉渠道的取水口一帶,保佑重要的農業資源不致匱乏。然而現代的都市化進程中,對於土地的需求以及使用的強度急遽升高,許多水網的面貌大幅改變。都市人群與水網間竟似毫無關聯般,只有偶爾見報的軼聞令人會心一笑。如「某地颱風淹水,居民出動捕捉土虱或泥鰍」或「豪雨讓某條巷弄路面坍塌,露出地下古老的水溝」。細想,為何會有土虱或泥鰍?馬路下方為何有古老的水溝?是巧合,還是無意間透露出歷史的痕跡?透過閱讀「都市紋理」,我們可以耙梳出一些有趣的水文化故事。
-
什麼是都市紋理?
簡單來說,都市紋理是「都市平面的紋路及它的道理」。紋理有很多成因,早期都市因較欠缺大規模整地的能力,常只能依現有環境發展。現代化的都市常見棋盤式或同心圓紋理,象徵著技術演進使人們有能力改變天然環境。每個都市的紋理常會具備某些幾何特色,如法國巴黎以眾多圓環著稱,故都市紋理呈放射狀。臺灣的都市大範圍來看也各具一定特徵。如台北市以方正格局為主;台中市以鐵路為界,南、北側是傾斜角度不同的棋盤式街道……等(圖1)。只是,可曾注意過?當我們逐漸放大地圖,視野愈來愈聚焦時,主要街道間偶爾會出現些莫名其妙的彎曲窄巷(圖2)?這些都市紋理的細節有些時候,確實是與「水」有關了!
圖1 臺灣主要都市的紋理。
圖2 不同空間大小尺度下的都市紋理,會顯示出不同的幾何形狀概觀。以台南市為例。
-
水網如何出現在都市紋理中?
無論是早期的引水或排水渠道,或者是現在的自來水線路與地下水道,大都以網絡的形態呈現在都市景觀中。然而,從上面的圖1跟圖2,我們可以明確地體會「道路」才是都市紋理的最佳代言人。因此,除非仍然是肉眼可見的水路,否則應該要思考的,是道路跟水路在空間上有沒有特別的對應?
通常一定規模以上的水路,會比較容易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留在地表都市景觀裡。舉例來說,台北市的都市紋理,基本上被淡水河水系所框架,儘管經歷了基隆河截彎取直,但整個都市的發展仍可看到河流的影響。台中市的都市規劃,與筏子溪、麻園頭溪、柳川、綠川、旱溪等「太平聯合沖積扇」上的溪流們息息相關。這些較大的河流,框限都市在特定年代的發展界線,容易被一般人所察覺。但有一些水網中更小的水路,就不見得引人目光了。例如台南府城其實曾經有幾條溪流,依然可在都市中尋獲它們的蹤跡。在台南沙丘上的府城,整個城池東高西低,至今日西門路一帶接近當年的海岸。沙丘上從北往南,至少有德慶溪、福安坑、竹溪等三條小溪流過。透過歷史地圖、地籍圖等套疊,可以發現一些與多數道路痕跡不同的紋理,彎彎曲曲,一如河流般的以東西方向穿過府城(圖3、圖4)。
德慶溪與福安坑流經了台南沙丘上幾個著名的小丘間,這些小丘名為「府城七丘」,早期人們利用它們相對較高的地勢,建立了玉皇宮、觀音亭、三老爺宮、赤崁樓等指標性建築。而小溪流就在這些指標性建築之間流動,以德慶溪來說,如今三老爺宮前狹窄的裕民街明顯是凹下去如溪谷一般的地形,這條街道正是當年德慶溪的河道(圖5)!
圖3 德慶溪的都市紋理(紅色虛線)。底圖為台南市1:1000地形圖。 |
圖4 福安坑的都市紋理(紅色虛線)。底圖為台南市1:1000地形圖。 |
圖5 狹窄的裕民街為德慶溪所在。道路中間的成排水溝蓋,間接顯示德慶溪現做為下水道使用。(游牧笛攝,2015.11.7)
-
水文化在都市的當代轉變
當今的都市早已沒有農業發展,無論重要如台北的瑠公圳,或是名不見經傳的小水路,都已失去了實際用途。但隨著群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意識逐漸提高,發現「自家門前有小河」,仍可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這些水路正從農業文化轉化,當我們認為常指都市是為冷漠、互不關心的聚集地時,幾條無意間被發現的水路,卻意外地促成了群眾的溝通與共識。
位在台北的「宮前町砌石大溝」(雙連大溝)便是一例。2019年10月23日水利局進行雨水下水道工程時,意外挖出一條以磚石堆砌的圳溝,經過調查,認為這是建於1918年的農業排水渠道,至今已逾百年歷史。儘管工程單位防止大溝溝壁坍塌危險為由砌上了水泥,但在地方人士的爭取下,決議大溝不加蓋(圖6)。在地老居民們紛紛回憶過去與「大溝」之間的故事、成立網路社群,社區居民間進一步交流如何改善水質,甚至也有學校師生來此進行戶外教學。大溝最初的水路功能,或許已經被遺忘了,但大溝的本體「再現」於地表時,新的文化也應運而生。
圖6 宮前町砌石大溝。(A)施工發現時的狀態;(B)灌漿護坡工程後的狀態;(C)社區民眾加入營造後潔淨的景觀。(照片提供:雙連大溝打勾勾)
-
生活小樂趣-追蹤都市紋理中的水
如今,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可能不會直接使用水網中的任何一滴水。但一條水路的出現,足以凝聚社區意識,並喚醒更多的歷史記憶。此外,也可以試著找尋水路的殘跡,做為都市尋寶,別具一番樂趣。以台北市而言,霧裡薛圳就是一個好的案例。利用中研院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中,1939年出版的〈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套疊Google Maps的街道(圖7),我們就可以尋找數百年前霧裡薛圳的蛛絲馬跡。今日的泰順街38巷,還能找到當年道路跨越霧裡薛圳第二支圳的水泥橋,那毫不起眼的殘跡(圖8)呢!
圖7 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局部)套疊Google Maps。紅色線即為瑠公水利組合所管理的主要灌溉或排水渠道,約可比對出不少今日仍然留存的巷弄。箭頭所指為圖8位置。
圖8 跨越霧裡薛圳第二支圳的水泥橋樑殘跡(箭頭所指之處),位於今日泰順街38巷內。
以歷史地圖為基準,並判斷、比對都市中如河流般不規則的紋理,我們便能找到許多從傳統農業社會等不同時代水文化,所留下來的水網遺跡。即使我們已經不再崇敬這些水做為「農業資源」的重要性,但透過生活、回憶與學習,面對都市裡的水,全民可以一起建構起水網新的文化意義──新的都市社區地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