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型城鄉-社大在地化發展》—構想與寫作指南
台灣80餘所社區大學形成多元發展的特色,今年12月19日的「課程研討會」試著從各個社大的「課程觀」來說明社大發展辦學的差異性。
《學習型城鄉》計畫更根本的問題意識來自於兩條軸線的匯集,首先是來自於回應16屆全國研討會中分場論壇「學習型城市」分場論壇(與《天下》合辦)、以及「扳回地方元氣」分場論壇討論農鄉小鎮面對全球化城市競爭、縣市合併新局面的課題。
其次,我們看到教育理論對於台灣社區大學的發展有著顯著影響力,「學習型城市」理論,預示著城市發展與城市教育的重疊對於形塑現代都會治理型態的新階段。「學習型城市」某些角度是從全球化城市競爭與人力資源提昇的角度切入,然而我們也注意到「學習型城市」的概念當中,也有一些對於地域性城鎮發展的關懷,構成「學習型城鄉」的概念來源以及對「學習型城市」的補充。
我們認為這種「學習型城鄉」的概念有助於理解台灣社區大學在遍地開花,經歷「在地化的過程」發展所產生出的一些多元樣貌。
為了進一步理解社區大學在發展上呈現的多元樣貌,《學習型城鄉》嘗試從各社大經營區域的城鄉空間、社會文化條件差異著手,去理解這些社大在不同的城鄉條件下如何造就不同的發展樣貌。
藉由對團隊內部工作方法、組織文化與辦學環境的討論、寫作進行耙梳。我們期待能夠呈現社區大學紮根於社區網絡、立足在地傳承文化的辦學精神。
總結和完善這些隨著在地條件差異形成的辦學經驗,將能為社區大學的實踐經驗、關注台灣社區大學運動的各界人士,提供進一步討論的深化工作與方向。
第一部份:案例寫作的定位與基本原則
l 辦學經驗與工作方法的累積與沈澱
我們的討論離不開兩條線(主軸)往返發展:1.內部:團隊建設2.外部:辦學環境。社區大學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工作方法的「因地制宜」,相對於在都會中設定課程、招生、組織社團、舉辦活動。特別必須在探索辦學環境中得到經驗反饋,不斷的修正社大的辦學方式。
l 建立「學習型城鄉」的社大實踐定義
社區大學16年的經驗長期以來得到教改、社會運動、成教理論的啟發,然而社大在不同地區的在地實踐過程,也演繹出不同的獨特性與樣貌。城鄉的空間社會條件,如何對個別團隊工作方法、組織文化的形塑,我們認為需要進一步討論與描繪。
在「學習型城鄉」當中,我們希望都緊緊扣連著「在地化、在地條件」這樣的核心課題,邀請社大回顧工作方法及組織文化形成,如何透過在地經驗、與工作者思考與探索中往返累積而成。
l 何謂學習型城鄉案例?
社大的發展案例必須基於實做經驗、具有參考價值,這並不是要包裝行銷,而是深沈的經驗反芻。我們期待能讓閱讀者站感受到第一線工作者的經驗,展現社區大學在地開展工作方法的深度,與組織紮根的韌性。
l 對話對象
我們的出發點是從社大立場出發—寫出內容、我們如何辨識自我?標示出自己的特殊工作方法?擁有什麼樣不同的組織文化?藉以建立社區大學工作者的自我認同與行動者意識。
1.社區大學的伙伴、學員與講師社大新手的實作守則。
2.關注社區大學發展者:教育界、研究者、社造、社區NGO伙伴。
l 發表會、顧問諮詢會議與案例聚會
除了案例寫作之外,我們預計在本計畫完成時(預定4月)舉辦一次工作坊,發表本計畫案例社大的寫作成果,並在期間內舉辦兩次案例社大的內部聚會以供相互交流分享。本計畫同時邀請4-5位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小組提供諮詢,並舉辦兩次的顧問會議,對計劃執行提出建言。
第二部份:寫作大綱
我們希望各個案例社大的寫作能夠有一個彼此欣賞的參照點,所以提出一份讓案例社大可以參照的大綱與「觀點」,但並非要讓社大逐一就文提答覆,社大也可以按照各自的在地條件,發展出自己的「在地化」觀點。
第一個面向:社大對地方的想像、在地發展的動力
l 社區網絡的拓展與經營經驗
社大如何去認識在地的社會空間紋理(聚落、宗教、產業協力網絡)?並且在掌握這種紋理當中,找到社大的連結點,如何相互連結、鑲嵌的過程與舉例?例如我們看到屏南著重於串連社區組織作為為分校辦學的網絡基礎,旗美則是非常注重旗美九鄉鎮的社區伙伴關係,從經營課程類別改為區域經營、發展出社區探課員制度等,北門則是在養殖漁業的網絡關係當中發展自己的在地網絡。
(社區網絡的經營往往是非都會區社大辦學的基礎)
l 工作者的能力養成與自我認同
16年的社區大學運動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工作者,這種長期在地方的工作、生活的觀察力與敏銳度,帶來個人能力什麼樣的增長與改變?雖然社大工作人員有相當的流動率,但也有一些人(無論在地或外地)選擇長期留在地方工作生活,這是一種專業能力,也可能是一種自我認同與生活的成就感,更重要得是形成這種生命調性如何可能?
l 對於地方發展的願景描繪能力
我們注意到,案例社大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地方發展條件與侷限有一個獨到的理解,對於地方或社區的未來發展也懷抱著願景,可否請描繪這種願景,並解釋與描繪這些願景背後的解讀?
l 社區陪伴與夥伴關係的形成
在地廣人稀的城鄉環境中,要克服交通、時間、成本條件開辦課程並不容易,往往在農村地區要開設課程,從籌劃、找到合作對象等待條件具足,都需要相當耐心經營。
社大如何適應農村聚落、社區、區域的生活特性,開展社區陪伴?並且與之結合,這種信任與知識形成一種社大的資產與課程經營的條件。社大有很多社區陪伴的經驗,有時候跟一個社區組織的合作,往往需要時間的累積與經營才能夠形成「夥伴關係」,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社大在地經營的沈澱結晶過程。
這種社大在地方鄉鎮、鄉村區域空間條件下的辦學實例,卻超過「委辦年限」這樣的時間概念,這是不容易被看見、具體描繪出來的重要價值。
第二個面向:生活世界的探索與生活感營造
l 關於食材、作物與風土
區域內的地理、氣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條件的適應過程,形成特定的產業與生活文化、價值習慣。社大在無意識或有意識中,掌握這樣的一種風土的察覺與理解,我們希望能夠提出一種地方觀點。
有一些旅行家會以美食去認識一個地方,那麼社大去挖掘、深化這些食物、食材的探索與深化這些飲食文化成為一個地方社區大學的特色具備的條件?
社大辦學區域內的風土?如何掌握與描繪?社大曾經討論過「風土」的概念嗎?這種東西在社大工作模式裡不易察覺,但是它如何發生作用?
舉例來說:北門社大的漁村生活習性有一套認識與演繹的方式,而屏南社大辦學所發展出獨特的恆春半島學問如半島解說員、月琴民謠班,更是全台灣獨一無二的文化資產。旗美社大則懷抱更明確的企圖心,將社大辦學理念揭櫫為第一所「農村型社區大學」,以保存、發揚的農業社會的文化資產,來面向高雄市幅員遼闊旗美九鄉鎮地區辦學。
l 在地招待—組織社區生態小旅行
在16屆全國研討會,我們看到台南在地社大精心準備七條在地旅遊路線,能夠組織一個有在地特色的旅行行程除了籌備聯絡工作之外,更是考驗社大在地經營,對地方風土的掌握能力。
l 社大是「面對人」的工作、也是「看見」與「再現」的工作
社區大學是面對人的工作,我們看過許多社區大學學員在社大找到人生舞台的故事,人物總是外向、活潑、熱心參與公共事務。位處於農鄉小鎮的社大,人的改變並不容易,往往要深入他們的在地生活當中去察覺。
案例社大大抵上面對著共同的城鄉課題的困境,諸如人口外流、產業生計困難、家庭的社經條件脆弱等等課題。然而我們也看到社區大學在這些城鄉處境自有一套理解的方式,以一種「說故事的方式?」把這樣的地方圖像化或者以課程、活動的形式去展演再現。
在鄉村、城鎮區域內,我們或許並沒有像是都會區這樣專業人才匯聚,但是社大提供了一個舞台,讓某些地方素人的特殊的能力被看到?這些能力與在地條件所獨具。例如屏南提到的月琴民謠達人,在北門可能是養殖漁業達人、在旗美可能是獵人或釀酒達人,或許我們在這些人物的身上也看見了地方的縮影。
l 創舊立新的精神
援引社會創新學者提出「創舊」的概念。社大將傳統事物與生活文化的重新認識與詮釋產生的「再現」,也蘊含著「轉化」的能力,將在地文化、傳統轉化為創新與再造的資源。我們看到社大的課程、講師、學員的有機組合,除了保存、孕育文化,同時也在演繹創新立舊的可能性,這也是社大重要的文化功能之一。
第三個面向:面對變遷與公共議題
l 創造學習需求
在都會裡面,學員來到社大可能有各式各樣的理由,社區大學相對有條件嘗試開設各式各樣課程。但在非都會區的學習需求,發動社區學習必須由社大團隊來創造,這些創造課程需求的過程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跟地方、社區的存續問題有關,而這些問題往往會反饋出在地條件形成的一些問題。
l 產業生計與青年返鄉
鄉鎮區域大多是青壯人口外流的區域,然而近年有一股青年返鄉創業或從農的風潮,即便青年回鄉是一條不輕鬆的路,然而我們設想社區大學或許也是青年返鄉的一種安全網,提供一種返鄉青年支持網絡的功能存在。或許案例社大可以思考,在社大週邊有沒有這樣故事正在發生?
l 因應重大議題與事件
社大遇到重要事件產生的重大改變?累積了什麼樣的方法與經驗總結?例如旗美社大在88風災後成立重建站,開始涉入重建議題與社區陪伴。或者北門社大面對的海岸守護課題?屏南社大在守護阿里壹古道時,如何與地方對話的身段以及語言?這些面對改變的能力,都是在地深化工作累積的經驗與總結。
l 不變的堅持—我們是誰?我們承擔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我們的社大故事從哪裡開始?團隊背景與在地經營脈絡與關懷的議題。例如談旗美社大,就不得不談美濃愛鄉協進會、反水庫運動到後來面向農村課題的轉型;而屏南社大從承辦團隊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啟動以來,始終念茲在茲的就是「恆春半島的發展」;而北門社大在初次拜訪交流時,則很明確的回答,北門從海岸守護到「漁夥部落」的倡議,都是為了保存北門地區的漁業養殖文化與相伴形成的社會網絡。
如同我們在「課程觀研討會的反思」:社區大學因為立足所在土地的某些條件、甚至是某些條件上的匱乏,在紮根與探索過程反而意外成為一種風土、一種養分,反而成就了某些社區大學的性格與獨特性。
這種「風土」的作用,透過社大工作者自身的思考與探索,這個過程其實某方面反映出社大的在地化、紮根發展的歷程,最後形塑出社大外顯的樣貌,就像作物的生長一樣緩慢而且富有機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