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的朋友寄來一部動畫短片,特別推薦其中處處藏有恆春密碼。要我仔細尋找。原來,製作人江宜儒是恆春女兒,自小跟著父母親參與在地社區大學各項活動並擔任志工。江宜儒和她的先生—就是本片的導演姚江,所創造的作品對於台灣與故鄉土地有著極濃厚的情感,據說整部片的靈感來自於恆春半島的特色景點『貓鼻頭』,貓鼻頭、恆春半島地區海邊因防風需求衍生出的女兒牆,以及恆春的老屋、水磨石地磚、台灣海岸到處可見的消波塊都成了動畫中的重要元素。看到影片中處處巧妙編織的恆春意象,意識到創作者背後可貴的故鄉情感,是最令屏東朋友們感動的地方。
動畫的敘事直接取材自貓不屬於十二生肖的民俗故事,並將貓怕水的習性巧妙接枝在貓無法成為十二生肖的由來。由於主角怕水,因此,當故事的場景放置在恆春海邊,一開頭便帶出濃濃的故事感。在之後短短十三分鐘,帶出一個因為愛的激勵,而克服怯懦天性、失敗傷痛,終於撲身向前,在海洋中走出新生的故事。
聽朋友說,原本構想的腳本不是最後的版本所呈現的樣子。是因為製作人與導演夫妻在創作期間,適逢女兒誕生,經歷了生命新階段,因而調整創作的方向,對於小人兒的愛成了突破困境最重要的力量。
一部素樸、溫馨的小品動畫,背後有初為人父母的深刻體悟,以及濃濃的恆春海岸情懷。
這部作品於我有另一層觀影意義。社大20年,不僅看到許多社大同學變老,同時也看到曾經隨父母親在社大上課的小孩長大。小小社大人長大成為一個熱愛家鄉的人,願意投注無比熱情,選擇新穎的創作之路向家鄉致敬。此時,家鄉不僅是心靈原鄉,也可以因為新的世代不斷投注新的情感表現形式、新的想像內容,而成為不斷創造新的可能的未來應許之地。
新作動畫短片《貓年海岸》今年九月底參加阿爾巴尼亞的那拉國際影展,十月中會在芝加哥國際影展入圍放映。兩個影展皆為奧斯卡認證的國際影展,很高興有這麼一部台灣在地色彩濃厚的短片環遊世界映展。也期待,屆時更多人一起來欣賞這部『貓年海岸』。
《貓年海岸》預告片連結:https://vimeo.com/6903439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