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
《社會重建與在地實踐——社大教育學的視野與方法》
分場論壇4 在家鄉旅行:社大人為何/如何在地方走、讀、見、學?
不知從何時起,社區成了旅行的標的物,在地變成吸引人的關鍵字,「社區/在地旅行」於是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營利或非營利組織風風火火,紛紛投入的重點計畫、活動或商品。公部門說它是文化產業化的一環、地方創生的手段之一,認為它能為社區的收入添薪加柴;NGO團體除了同樣希望藉由它讓社區財源廣進,還懷抱著經由它發現、再現社區或活絡社區,帶起社區認同;至於旅行社則多數想趁此為已了無新意的旅程注入活水。
社區大學做為一處立足在地,以社區為本的教育機構當然沒有自外於這股風潮,「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多年來的全國研討會皆安排有社區旅行的活動,各個社大也以課程、工作坊等方式帶領參與者進到社區旅行。有意思的是不同於其它機構,社區大學經常以「走讀」、「見學」或「踏查」等字眼來稱呼「社區/在地旅行」,這樣差異應該不只是稱呼不同這麼單純,究竟在地/社區旅行與社區大學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由社區大學推辦的在地/社區旅行是否有別或如何有別於非社大的單位或組織?牽連其中的學習、教育、地方知識、地方感、觀光、產業、社區參與及公共性等課題,值得深入探索與交流。
• 討論題綱:
一、在家鄉旅行,其中有什麼是在「教室」裡做不到的事?
二、在家鄉旅行,如何接合各社大辦學核心價值與社會關懷?
三、在家鄉旅行,過程如何運用與生產地方知識?如何重塑或解構地方感?
四、在家鄉旅行,如何對應地方永續發展的課題?社區及社區民眾的角色和參與機制為何?
五、在家鄉旅行,除了是學習,是否能成為(觀光)產業?這產業如何打造兼顧商業與公益、市場與公共的運作模式?
【論壇資訊】
§ 時間:2019年12月26日(四)14:00-17:00
§ 地點:國立宜蘭大學 綜合教學大樓102教室(宜蘭縣宜蘭市神農路一段1號)
§ 召集人:新營社區大學 張文彬主任
§ 引與談人名單:
• 主持人:新營社區大學 張文彬主任
• 引言人:雲林縣平原社區大學(暫定)
• 引言人:新北市新莊社區大學(暫定)
• 引言人:台南市新營社區大學(暫定)
• 與談人:中原大學景觀學系 連振佑副教授(暫定)
• 與談人:斯創教育工作群 盧居煒經理(暫定)
• 與談人: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記者 林吉洋(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