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全國社區大學校長/主任/主秘會議 會議報導 】
昨(4月30 日)下午,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借士林社大舉辦「春季全國社區大學校長/主任/主秘會議」,士林社大並由張明致校長親切接待來與會各社大任員,並致贈全促會兩幅親筆墨寶,由林朝成理事長與楊志彬秘書長代表接受。
本次會議討論事項,以下摘錄會議發言報導:
【報告事項】社區大學參與推動12年國教說帖
全促會林朝成理事長表示:因應12年國教調整追求「混齡教育」、「在地議題」、「課程多元化」,這些目標裡面,有很多是社區大學可以提供的經驗。 在這次太陽花學運,我們看到很多高中生自發參加,這是不是表示台灣已經有一點基礎,社會生活一直往下,向高中、國中升產生影響,那公民社會要思考公民教育如何向下延伸?如何提供渠道讓青年人參與到在地議題?從小到大就在社區實踐裡面學習,這個是社區大學的應該能夠提供的學習機會。
【討論事項】光大社大服貿講座衝突引發社會觀感及應變
秘書長楊志彬認為,光大原本是一個很小的衝突,因為一段公民記者的影片放在網路上傳播,事件被全國性媒體不斷的放大檢視,對整體社區大學的整體形象產生衝擊、也對很多社大工作人員的努力造成影響。全促會為了向光大社大查證,沒有在第一時間回應,造成很多社大與工作人員受影響,這一點全促會秘書處內部提出檢討、改進。
理事長林朝成指出:光大社大的服貿講座是官方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之一,經濟部一系列的宣傳,也曾經到台大、清大、交大辦座談會,但是一路都是被學生一直提問題,這件事情讓我們深刻思考「社區大學的角色在哪裡?」
全促會聲明稿連結:「社大應不懼於面對社會爭議,以促進社會對化,創造公共文化為使命」….
【立法進度】《終身學習法》修法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於近期邀請成教、社教、教育領域之學者討論修法內容,鑒於目前版本只在第十條概略提及社區大學,因此全促會要求教育部整合去年已在立法院完成一讀程序的《社大自治條例》,主張關於社區大學之規範另以專法訂之。此外與會之專家學者認為目前之版本過於保守消極,缺乏整體視野與未來想像,不足以反映社會變革。 全促會對草案修正提出建議及立場如下:
(1)成人學習權入法;
(2)公民參與的精神應入法,予以系統性的論述,至少應予樂齡的比重相符;
(3)獎勵民間參與的多元辦學。全促會將持續邀集社大及相關學者專家進行草案修訂內容討論,並提供修訂建議給立法委員及教育部。
【公共論壇】給社區大學一個多元與自主的公共空間
日前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向台北市各社大發文,期中蒐集各局處室的宣導事項,建議各社區大學參採予以在公民週、公共論壇等活動實施政策宣導。全促會對此發表聲明稿表示無法認同。 全促會認為除了公民週、公民論壇的政策宣導建議事項,在社大評鑑項目裡面,也有一個評鑑項目是評量社區大學對政府配合事項。這個機與教育部《社大自治條例》的精神以及社大辦學精神不符。全促會建議,與其要求社大進行單向政令宣導,不如改為公私協力推動政策之執行成效。
松山社大校長(全促會常務理事)蔡素貞指出:
以松山社大的經驗,對一些政策宣導的作法是把議題設計為開放的論壇,例如台電談「核四議題」,松山社大就會另外邀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賴偉傑理事長來對話。社區大學可以把政令宣導改為對話,可以更貼近生活經驗。
萬金石社區大學校長劉孟陽則更嚴詞批評這種作法:
公部門以補助、評鑑一些方式讓社大來作政策宣導,有些社大被迫勉強這樣作,但是社區大學成立並不是為了宣導政策,我非常反對這種作法。我在美國看到的經驗是,美國政府有編列預算讓美國公民有一定機會接受成人教育,但是美國公民有權利決定你要去哪裡學習,你要怎麼學習(政府不能強迫限定)。
林朝成理事長回應:
全促會時常發聲明搞,因為全促會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社區大學價值的澄清,所以全促會常常對外宣示: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對社區大學有什麼影響?為了即時回應事件,全促會對相關聲明會在常務理事會討論、或予以追認的審核機制。
連結:全促會發表的公開聲明:「給社區大學一個多元與自主的公共空間」…
【討論事項】16屆全國研討會宣言
因應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即將於月中於台南成功大學召開,本屆全國研討會主題在於「在地創新與教育對話」,以及面向各種議題的「社會實踐論壇」,一系列各社大在地創新實驗的「沙龍」等。 在本次校長/主任/主秘會議會中也討論《16屆全國研討會宣言》,為社大因應社會變遷提出論述。其中討論包括:
一、強調社區大學在台灣社會打造公共平台,溝通界面的價值;
二、後太陽花學運的世代,面對更大的未知與價值充重,社區大學作為公共平台與公眾溝通需要更深刻的民主素養,以及創新的觀念與方法。為社大建構”公民審議”的直接民主討論機制以回應社會期待,更顯得迫切;
三、面對社會未來的發展,若干重大課題與推動策略:例如公民制憲(全國審議日)、12年國教在地參與機制、終身學習法修法、食品安全與食農教育、公民經濟、治水監督與民眾參與…等等應列入考量。
【與會意見】12年國教應重新分配教育資源、國土問題需整體思考
板橋社大張則周校長在會議中發言,12年國教面對的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優質高中不足?現在的改革作法避開問題核心,面對少子化減班,應該把學校的閒置空間開放出來,作為其他的學習資源,讓學校成為完全中學。 另外,張則周校長指出,《食育基本法》的問題更根本在土壤法,而治水預算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國土計畫法的問題,國土計畫法沒有通過,河川仍然會有問題,上游的山坡地沒有保護,下游的橋樑一修再修。所以國家的食物安全與國土保育問題其實是環環相扣的整體問題,需要整體性思考。
【經驗分享】面對社會議題,社大應勇於回應
新莊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曾美慧表示: 新莊社大與北投、蘆荻等其他社大在第一時間就支援參與了立法院週邊的「街頭民主教室—公民審服貿」。回到新莊社大,馬上緊接著「文化夜市」,新莊社大內部討論後,決定臨時改變作法,舉辦「服貿議題」的公共論壇。雖然這個臨時的決定,讓社大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原本熱鬧的「文化夜市」參與的人數也因為議題嚴肅的議題討論,參與人數從一兩百人降為三四十人,但是這一次的活動,卻讓社大團隊與師生感受到非常有成就感,對於社大辦學目的也更有信心。
新莊社大「兩岸服貿協議」公共論壇會後,社大團隊寫給學員的《公開信》
(整理報導:林吉洋 2014/5/1 15:00發稿 )
|
|
|
|